简介:
2A12铝合金,旧称LY12硬铝合金,属于铝(AL)-铜(Cu)合金,在GB/T3880.1-2012和GB/T3880.2-2012铝合金板材国标中的描述,只针对H112(现有些国标文件把H112状态归类到T1状态)状态板材厚度H≤80mm,T4状态板材厚度H≤10mm的机械性能和物料性能参数有所标注,对T4状态或更高状态铝板厚度H>10mm的没做对应的阐述及要求,所以对于2A12铝合金板材,我们通常认为其状态的划分按厚度为:H≤10mm是T4状态,H>10mm是H112状态,按照国标GB标准理论上来说也没有错。
2A12铝合金状态T4代表:
已经热处理过(即淬火),硬度和强度均达到标准,此时的铝材存在内应力,平整度(即平面度)不是很理想,主要体现在切割和加工时,受到外力作用后,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变形。
2A12-T4铝材之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会变形,源于其内部存在的内应力。内应力是铝材内部分子团与分子团架构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应力,此应力的大小也会随着铝材的状态、硬度、抗拉强度等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,从而在铝材加工过程中反应出不同的变形量;当然,对铝材的加工动作的大小、加工工艺的不同,所表现的最终变形量也不同。故,要用准确的理论参数来界定一件铝材的变形量,是很难的,也是不可能的。
总的来说,一件2A12-T4铝材,其硬度越高,抗拉强度越大,加工工艺越复杂,单件材料规格尺寸越窄越长或表面面积越大,变形量也越大。其原因是:硬度高,抗拉强度大,铝材内部分子团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也大;加工工艺越复杂或加工动作越大在铣、钻等加工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而热量会促使铝材内部分子运动的加剧,造成应力释放,导致变形。还有,应力作用是相互的,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存在使得“一步到位”的加工工艺,也会导致铝材变形量增大。